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400-8824-823
聯系人:關先生
手機:13602322203
400熱線:400-8824-823
固話:0769-22084944
郵編:524000
電子郵箱:gdgdjs@126.com
QQ:86913287
東莞地基基礎檢測方法及注意問題概述
更新時間:2023-11-10 14:29:49點擊次數:481次
東莞地基基礎檢測公司對兩方面都分別進行詳細論述,同時將理論用于實際,結合長期的工作經驗,就地基基礎檢測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地基基礎是工程建筑的根基,其承載能力是否符合設計標準和整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嚴重影響著建筑在投入使用之后的安全性、可靠性,所以建筑地基基礎的檢測在建筑領域極為重視。建筑地基基礎檢測分為基樁檢測和人工地基檢測兩個方面。東莞地基基礎檢測公司對兩方面都分別進行詳細論述,同時將理論用于實際,結合長期的工作經驗,就地基基礎檢測中常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
隨著建筑層數的越來越高,地基的荷載也在不斷的增大,從而使得天然地基不得不減少使用,人工地基和樁基礎所占建筑市場的份額越來越大。然而,因為地基基礎本身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地基基礎的檢測就成為了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極其重要的環節。地基基礎檢測主要包括了基樁檢測和人工地基檢測。
一、地基基礎檢測
1、基樁檢測
基樁檢測包含了基樁的承載力檢測和樁身完整性檢測兩個方面。對于基樁的承載力的檢測方法眾多,常用的是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單樁水平靜載試驗、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和高應變法這四種。樁身的完整性檢測方法則有聲波透射法、高應變法、鉆芯法和低應變法四種方法。所有的基樁檢測都必須符合JGJ106-201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以及JGJ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這三種規范才能夠符合設計施工條件。才能夠說明該基樁是合格產品。在工程實踐中,對基樁檢測的方法進行確定時,必須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條件、樁基的樁型、建筑項目施工質量的可靠性、建筑使用要求等因素來對應各種檢測方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從而進行合理搭配,來對基樁進行檢測。
2、人工地基檢測
人工地基檢測主要進行的就是施工質量檢測和承載力檢測,承載力檢測通常選擇單樁靜荷試驗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進行檢測。在進行人工地基檢測時,均以JGJ340-2015《建筑地基檢測技術規范》JGJ79-201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中的規范要求判斷檢測結果。而對于某些地區的濕陷性黃土地基和液化的地基進行檢測時還必須要求檢測結果滿足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GB50025-2004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的相關要求。
二、地基基礎檢測中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1)檢測時,未將試驗樁和竣工驗收工程樁的抽樣進行分離檢測。在檢測時,兩種基樁的靜載試驗的目的是不同的:試驗樁的目的是試驗樁型、判斷校核基樁的設計參數、以及施工工藝參數等,為基樁的設計提供試驗依據。然而,對于竣工驗收的工程樁的抽檢主要是為了檢驗樁的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兩者檢測所得出的結論自然也是大不同的,將這兩種基樁混為一談是絕對不可行的。然而這種現象確是普遍存在的,就連人工地基檢測也存在著這種情況。
(2)灌注樁時,在樁端、樁側后部位壓漿提高承載能力,但是無法對其進行檢測。在工程施工時,基樁的工藝選擇在灌注樁的樁端部位、樁側后邊部位進行壓漿工藝,在壓漿之后,基樁的承載力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據研究分析表明:基樁壓漿灌注樁的承載能力是基樁壓漿之前的2~3倍,所以使用壓漿工藝對加強基樁的承載力有很大的效果。但是,現階段的檢測技術對于壓漿的質量情況不能檢測。據了解,后壓漿灌注樁技術在全國各個地區都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然而對建筑工程施工的企業單位卻是良莠不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檢測方法,來確保壓漿的施工質量,從而保障工程質量。
(3)低應變法檢測的問題。在JGJ106-201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中說道:對于樁身完整性的檢測方法有鉆芯法、低應變法、高應變法、聲波透射法這四種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各有優勢和不足。所以在該規范中就規定對樁身進行完整性檢測時,東莞房屋檢測公司建議使用兩種或多種合適的檢測方法來進行檢測,但目前施工檢測時,都過多的依賴小應變來進行檢測,卻沒有考慮到小應變所帶來的檢測局限性,有的施工單位在檢測時,甚至不考慮實際情況直接在一些不適宜使用小應變的場合采用小應變來進行檢測。在低應變檢測中對基樁類別不能明確完整性類別的,必須要先考慮實際情況來再選擇具體使用是采用何種方式進行驗證檢測。由于規范中所規定的樁完整性檢測數量是zui低下限值,在實際工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工程的重要性來確定檢測工藝,以及在施工工藝的可靠性、地質條件適當增加檢測指標。
(4)換填墊層檢測時的問題。在對低層建筑進行地基基礎檢測檢測時,通常都是選擇換填墊層法來進行檢測,對于部分對承載力要求不高的低層建筑,竣工驗收時采用載荷試驗檢測墊層承載力幾乎是沒有必要的,就可以利用環刀法、靜力觸探、貫入儀、標準貫入試驗、動力觸探等方法來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在必須要使用載荷試驗來進行檢測時,則需要注意其能夠有效影響的深度問題。保證有效影響的深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換填墊層處理的深度,載荷試驗壓板的邊長或直徑也要確保大于或等于墊層厚度的三分之一。當墊層非常薄的時候,壓板的邊長或直徑也就不需要過大。
(5)嵌巖樁載荷試驗中的問題。JGJ106-201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規定:在因為設備或現場條件限制而無法對單樁承載力進行檢測時,可以選用鉆芯法來對樁底沉渣厚度進行測定并通過鉆取樁端的持力層巖土芯樣來完成對樁端持力層檢測。
(6)由于樁所處的位置的場地條件無法滿足進行常規靜載試驗的要求,可以選擇采用自平衡法(也叫Osterberg法)將壓力箱埋入在樁端,從而對樁的承載能力進行檢測。自平衡法靜載試驗的基本原理就是先把壓力箱埋入樁的底部,此時就會出現一對作用反力,即樁的摩阻力和端的阻力相互平衡,分別得到此時兩處的荷載位移曲線,將兩條曲線進行疊加后即得到了樁頂的Q—S曲線。
(7)基樁、人工地基竣工檢測問題。在進行竣工時的地基檢測時,此時的靜載試驗zui大加載量必須要比原先的設計值的2倍再多加1~2級。一旦靜載試驗zui大加載量取為原先設計值的2倍,則其中的某個樁(或人工地基)就可能在2倍設計值之前就達到了其極限承載能力,而其它的基樁的極限承載能力均為2倍的設計值,就會導致承載能力特征值不滿足設計要求。
(8)檢測的計量器具必須在計量檢定周期的有效期內。檢測時,對于量具的要求是荷載測量所用的傳感器的測量誤差要小于1%,壓力表的精度應優于0.4級精度。沉降測量zui好選擇位移傳感器或者是大量程的百分表,其測量的誤差必須小于1%FS,分辨率要優于0.01mm。只有保證了量具的精確度,我們才能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才能更好的判斷地基的施工質量。
3.小結
地基基礎檢測是確保建筑物質量的重要環節,檢測的結果與建筑的質量和安全的判斷有著緊密聯系。所以在對地基基礎檢測時,必須要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和并且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規范要求。在實際操作工作中檢測人員必須要對工作認真負責,檢測結果精益求精。
本文章內容由東莞房屋安全鑒定公司小編收集整理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犯到您權益,請聯系刪除,需要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廣東粵檢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房屋鑒定、工程設計、建筑結構改造、加固補強、建筑防水、基坑支護、道路與橋梁加固、舊建筑修復、地基基礎工程等專業工程施工、建筑加固施工一站式服務!
一、地基基礎檢測
1、基樁檢測
基樁檢測包含了基樁的承載力檢測和樁身完整性檢測兩個方面。對于基樁的承載力的檢測方法眾多,常用的是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單樁水平靜載試驗、單樁豎向抗拔靜載試驗和高應變法這四種。樁身的完整性檢測方法則有聲波透射法、高應變法、鉆芯法和低應變法四種方法。所有的基樁檢測都必須符合JGJ106-201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以及JGJ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這三種規范才能夠符合設計施工條件。才能夠說明該基樁是合格產品。在工程實踐中,對基樁檢測的方法進行確定時,必須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條件、樁基的樁型、建筑項目施工質量的可靠性、建筑使用要求等因素來對應各種檢測方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從而進行合理搭配,來對基樁進行檢測。
2、人工地基檢測
人工地基檢測主要進行的就是施工質量檢測和承載力檢測,承載力檢測通常選擇單樁靜荷試驗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進行檢測。在進行人工地基檢測時,均以JGJ340-2015《建筑地基檢測技術規范》JGJ79-2012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中的規范要求判斷檢測結果。而對于某些地區的濕陷性黃土地基和液化的地基進行檢測時還必須要求檢測結果滿足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GB50025-2004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的相關要求。
二、地基基礎檢測中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1)檢測時,未將試驗樁和竣工驗收工程樁的抽樣進行分離檢測。在檢測時,兩種基樁的靜載試驗的目的是不同的:試驗樁的目的是試驗樁型、判斷校核基樁的設計參數、以及施工工藝參數等,為基樁的設計提供試驗依據。然而,對于竣工驗收的工程樁的抽檢主要是為了檢驗樁的施工質量,為建筑工程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兩者檢測所得出的結論自然也是大不同的,將這兩種基樁混為一談是絕對不可行的。然而這種現象確是普遍存在的,就連人工地基檢測也存在著這種情況。
(2)灌注樁時,在樁端、樁側后部位壓漿提高承載能力,但是無法對其進行檢測。在工程施工時,基樁的工藝選擇在灌注樁的樁端部位、樁側后邊部位進行壓漿工藝,在壓漿之后,基樁的承載力就會得到顯著的提升,據研究分析表明:基樁壓漿灌注樁的承載能力是基樁壓漿之前的2~3倍,所以使用壓漿工藝對加強基樁的承載力有很大的效果。但是,現階段的檢測技術對于壓漿的質量情況不能檢測。據了解,后壓漿灌注樁技術在全國各個地區都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然而對建筑工程施工的企業單位卻是良莠不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檢測方法,來確保壓漿的施工質量,從而保障工程質量。
(3)低應變法檢測的問題。在JGJ106-201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中說道:對于樁身完整性的檢測方法有鉆芯法、低應變法、高應變法、聲波透射法這四種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各有優勢和不足。所以在該規范中就規定對樁身進行完整性檢測時,東莞房屋檢測公司建議使用兩種或多種合適的檢測方法來進行檢測,但目前施工檢測時,都過多的依賴小應變來進行檢測,卻沒有考慮到小應變所帶來的檢測局限性,有的施工單位在檢測時,甚至不考慮實際情況直接在一些不適宜使用小應變的場合采用小應變來進行檢測。在低應變檢測中對基樁類別不能明確完整性類別的,必須要先考慮實際情況來再選擇具體使用是采用何種方式進行驗證檢測。由于規范中所規定的樁完整性檢測數量是zui低下限值,在實際工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工程的重要性來確定檢測工藝,以及在施工工藝的可靠性、地質條件適當增加檢測指標。
(4)換填墊層檢測時的問題。在對低層建筑進行地基基礎檢測檢測時,通常都是選擇換填墊層法來進行檢測,對于部分對承載力要求不高的低層建筑,竣工驗收時采用載荷試驗檢測墊層承載力幾乎是沒有必要的,就可以利用環刀法、靜力觸探、貫入儀、標準貫入試驗、動力觸探等方法來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在必須要使用載荷試驗來進行檢測時,則需要注意其能夠有效影響的深度問題。保證有效影響的深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換填墊層處理的深度,載荷試驗壓板的邊長或直徑也要確保大于或等于墊層厚度的三分之一。當墊層非常薄的時候,壓板的邊長或直徑也就不需要過大。
(5)嵌巖樁載荷試驗中的問題。JGJ106-2014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規定:在因為設備或現場條件限制而無法對單樁承載力進行檢測時,可以選用鉆芯法來對樁底沉渣厚度進行測定并通過鉆取樁端的持力層巖土芯樣來完成對樁端持力層檢測。
(6)由于樁所處的位置的場地條件無法滿足進行常規靜載試驗的要求,可以選擇采用自平衡法(也叫Osterberg法)將壓力箱埋入在樁端,從而對樁的承載能力進行檢測。自平衡法靜載試驗的基本原理就是先把壓力箱埋入樁的底部,此時就會出現一對作用反力,即樁的摩阻力和端的阻力相互平衡,分別得到此時兩處的荷載位移曲線,將兩條曲線進行疊加后即得到了樁頂的Q—S曲線。
(7)基樁、人工地基竣工檢測問題。在進行竣工時的地基檢測時,此時的靜載試驗zui大加載量必須要比原先的設計值的2倍再多加1~2級。一旦靜載試驗zui大加載量取為原先設計值的2倍,則其中的某個樁(或人工地基)就可能在2倍設計值之前就達到了其極限承載能力,而其它的基樁的極限承載能力均為2倍的設計值,就會導致承載能力特征值不滿足設計要求。
(8)檢測的計量器具必須在計量檢定周期的有效期內。檢測時,對于量具的要求是荷載測量所用的傳感器的測量誤差要小于1%,壓力表的精度應優于0.4級精度。沉降測量zui好選擇位移傳感器或者是大量程的百分表,其測量的誤差必須小于1%FS,分辨率要優于0.01mm。只有保證了量具的精確度,我們才能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才能更好的判斷地基的施工質量。
3.小結
地基基礎檢測是確保建筑物質量的重要環節,檢測的結果與建筑的質量和安全的判斷有著緊密聯系。所以在對地基基礎檢測時,必須要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和并且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規范要求。在實際操作工作中檢測人員必須要對工作認真負責,檢測結果精益求精。
本文章內容由東莞房屋安全鑒定公司小編收集整理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如有侵犯到您權益,請聯系刪除,需要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廣東粵檢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房屋鑒定、工程設計、建筑結構改造、加固補強、建筑防水、基坑支護、道路與橋梁加固、舊建筑修復、地基基礎工程等專業工程施工、建筑加固施工一站式服務!
網絡 (編輯:admin)